第五十二章 家中来客
张家寨张凡家今天来了客人,是婶子娘家的人,两个妇女。按照规矩,张凡跟自己堂妹一起喊两个妇女为舅妈的。 两人接到张凡婶子的电话,丈夫的妹子那么关照,一个月开出三千工资,包吃包住。她们岂能不心动?留在家里,也就是做点家务。出来做事的话,赚得比自己老公还要多。 别看一个月三千好像不是太多,她们老公做散工一天能赚一百多两百。可是,她们老公不包吃包住,而且散工不是天天有工做。 征得家里人的同意,她们快速将家里一些比较要紧的活帮忙做完,就赶来张家寨。 张凡婶子的娘家也收到消息,张家现在发了财,以后大把前途。当初,张凡婶子回娘家借钱给侄子上大学,他们也帮了点忙,不由暗自侥幸。 “家里还有点紧要的农活,所以耽搁了几天。”其中一个妇女开口道。 这位妇女,是婶子的大嫂,一头齐肩短发,有点方脸,粗手粗脚,却给人很好相处的感觉。 另外一名是长头发的,头发有点发黄枯燥,也有点瘦,说话糯糯的味道,不怎么擅长说话交际,别人说什么,她就是听,然后很给面子微笑。 “不要紧,不要紧!大舅妈、二舅妈,你们就安心在这住下,以后蔬菜地那边,就要劳烦你们了。”张凡客气道。 两个妇女都是善良之辈,也帮过自己,张凡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否则也不会带着其他村民搞种植之类。 到张家,发现妹子、妹夫,还有这不是亲的外甥态度很好,两名妇女松了口气。 张家可是帮了他们大忙,为了建楼房,她们家是咬着牙的。跟别人借了一些,缺口还是有点大。 妹夫不仅借了两万,还给她们预支了一年的薪水。一个月三千,一年三万六,两人则是七万二。有了这些钱,家里建楼房就不用愁了。 “劳烦什么?其他事不好说,干点农活不算什么。”大舅妈说道。 她见张凡端着热茶送过来,连忙双手接过:“不渴,不渴!不用这么客气的。小凡,你现在是有出息了。我们家那些家伙,一个个都不争气,让他们读书,就跟逼他们喝农药一样。” 他们家人丁兴旺,这一代的孩子就有八九个,最大的也有十七八岁,上高中。 可是,一个个读书都不行,成绩一塌糊涂。男孩子是这样,女孩子也一样,让他们操碎了心。 要不是送那些家伙读书,家里建楼房其实是够钱的,孩子多,开销也就大。他们家老爷子就是觉得,孙辈没有读书的种子,既然他们都不想读,读完高中就让他们出来吧! 正好,可以省下一笔钱,给家里盖一栋楼房。 “应该的,应该的!二舅妈喝茶。”张凡是真把她们当长辈,而不是单纯的工人。 有她们到来,他也算松了口气。两天前,他就把村里的两名妇女解约,让她们回家做自己的事情。 两名村妇很不好意思,在她们家困难的时候,人家提供工作,现在自己因为家里能赚更多离开,感觉有点不近人情,太势利。 也是张凡体谅人,主动提出来。她们俩人都没脸要这个月的薪水,推了又推,还表示以后张凡这边忙的话,她们会过来帮手。 “小凡,二舅妈能不能求你个事?”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二舅妈接过热茶,脸色挣扎了一会,还是说出来。 张凡、张立业他们一愣,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二舅妈您说。” 二舅妈心里很清楚,这个家看是妹夫是家长,可张凡回来之后,这个外甥变成了主心骨。比如,他想求的那件事,只能问张凡。 “是我家大伢,他跟我说不想读书,想跟人出去打工。我想,能不能让他跟你做事?”二舅妈说道。 她话不多,可心里比较精明,明白出去打工,还不如跟着外甥做事。 看看张家寨的李全,还有叶天生就知道,跟着张凡混,肯定有前途的。 另外,儿子高中没毕业就想出去,她很不放心。到了张家寨,就不用怕,反正她也在。不担心那小子出去受苦、学坏。 “阿旺高中没读完就想出去打工?”张凡婶子吃惊。 大舅妈也微微一惊,她知道家里的那些小子、丫头都不想读书,可老爷子说好的,让他们读完高中。阿旺那家伙不怕被他爷爷揍? “读多点书还是好的,反正我们现在也不算很困难。”小叔张立业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舅妈苦笑:“我知道,他们要是想读书,我们咬牙也送他们去上学。可是他们不想读,每天绑他们去也没用呀!” 家里老爷子,都不知道有多希望家里有个能读书的料。只要有那天赋,老爷子估计砸锅卖铁也会支持。 这个事,那小子暂时只跟她当妈的说,孩子他爸也还不知道,否则那小子没有好下场。 她原本也要骂人的,可那小子放下话来,家里不同意的话,他就偷偷走。当娘的,岂能不担心? “跟我做?也不是不行。既然不想读书,学点东西是好的。这样吧!二舅妈,你回头跟他说,让他尽量把高中读完。拿到毕业证,到我这边来。”张凡想了会点头。 二舅妈听后,一阵激动,比自己到这里工作拿工资还要开心。 大舅妈也心动,可不知道怎么开口。她家小子,比阿旺小一岁,也是一个不省心的。熬出高中,顶多就是出去工厂找一份工作。 可是,怎么能比跟张凡做事? 而且,当妈的也不想让孩子远走他乡,最好就是留在身边,有机会的话,让人介绍个好姑娘,把婚事办了,给她们生几个孙子抱抱。 张凡看大舅妈的表情,便知道她想什么。 “大舅妈,你家阿东也一样。不想读书就拉到我这里来。”正愁以后人手不足。 大舅妈听后,也满脸喜色,连连道谢! 屋外,村子进来了几辆车。打头阵的,是一辆本地车牌的商务车,后面是几辆小货车。小货车的到来村民不意外,都知道今天李全家的蔬菜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