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1节 社团分子跪了
社团分子不能不跪! 再这样打下去,人都打没了,东西也没了,就算打跑了东方的异教徒,那也没有什么意义。 如今是愚昧年代,大家都没有进化,征服是明火执仗,无人指责。 唐·科科奥尼与一众社团分子首领以及他们的门徒走进了巴勒莫城,到了原总督府,现在南华军的司令部向陈乔报到。 城里的民众见证了这一幕,还有那些西班牙贵族们(这些人因为有可能会得到赎金而受到优待,且南华军有意让他们见识一下他们办不到的事情,我南华帝国却能够办得到)。 他们见到之前何等神秘、高傲的社团分子进城,贵族们吃惊不小。 原来这些农民头、屠夫、商人等人物,就是令他们曾头痛万分的社团分子啊! 不得不说,贵族们对于东方异教徒的佩服又增多了一层。 这是历史性的一幕,陈乔接见了社团分子的首领们,双方简单会唔后,决定唐·科科奥尼出任南华帝国西西里绥靖公署的副主任,其他首领担任委员。 绥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乃安抚、保持地方平静的意思,南华帝国在新占区设立绥靖公署即安抚当地民众,同时组建新皇协军,凡属军事或绥靖范围,如“剿匪”、自卫、构筑工事与辖境内水陆警察、保安团队,以及地方自卫武力之调遣,整训、运用概由绥靖公署办理。 如唐·科科奥尼作为地方实力派,出任绥靖公署的职务,则可以起到稳定西西里地方的作用。、 如果地方不稳,则找唐·科科奥尼负责,他不敢不尽心。 而且他只要是从了,那么就会在西班牙人当中播下怀疑的种子,即使中国人守不住西西里岛,西班牙人还乡,都不会信任唐·科科奥尼。唐·科科奥尼也知道厉害,但他没办法抗拒大军,只能强颜欢笑,虚与委蛇。 让首领们感到稍稍开怀的是南华军没有破坏城内外的教堂,就连巴勒莫大教堂也没有彻底破坏,眼下组织了修补。 陈乔向唐·科科奥尼问起库尔图瓦·费德里科的下落,毕竟是他击破了阿三皇协军,让阿三们耿耿于怀。 哦,他没有归队,不见踪影! 由于陈乔对唐·科科奥尼说过既往不咎,库尔图瓦·费德里科并无生命危险,没必要骗他。 于是就去查,一查就清楚了库尔图瓦·费德里科已挂,气得唐·科科奥尼恼火地道:“西班牙人都是骗子!” 他与西班牙人之间看不顺眼,亏他们意呆利人与西班牙人还是同教的兄弟,反倒是东方的异教徒更可靠。 这在欧洲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天主教法国就曾与新教的英国、荷兰称兄道弟,共同对付天主教的西班牙、奥地利以及意呆利,而东正教的希腊人先是相信包头佬,再就是站在不信教的南华帝国这一边,打死也不信罗马教宗,哪怕他们都拜同一个上帝! 因此,南华军与唐·科科奥尼可以合作,西西里暂归南华帝国。 如今欧战渐渐火暴,在陆地,南华陆军采取短促突击的方式,向奥地利的边境防线展开攻击,有时还攻了进去,战事很大。 地中海上炮声轰隆,南华舰队与白皮舰队追逐,陆战队攻击海岸线,或有人说海军上将程玉组织人马去打罗马城,破掉天主教的老巢,捉了罗马教皇,立不世之功。 程玉则借用了一句经典道:“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三国时,孙权居心不良,想陷害曹操于不义,上书劝曹操称帝,曹操头脑很清醒地说了这句话。 而程玉久随皇帝,知道皇帝有“一王不弑他国之王”的仁义,程玉真要是捉到了罗马教皇,不一定是大功,很可能是大过。 万一罗马教皇挂掉,程玉就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功高震主,不打也罢。 不仅是他,就连西平留守,二皇子颜煜也没下令部队全面进攻,他在等,等皇帝的到来,主持欧战。 那么,皇帝怎么还不来呢? 皇帝没来,是因为两个地方出了妖蛾子。 …… 大明,南京,皇宫。 这里也有一个皇帝朱和坪,他是颜常武与大明公主朱真真的儿子,从母姓,登基为帝。 只不过两中华的臣民们说起来,皇帝就是一个,那就是南华帝国皇帝、兼大明东南王颜常武。 大明的皇帝朱和坪的名声远远比不上其父,虽不象颜常武英明神武,但他来个萧规曹随,仿照南华,以民为本,也就坐稳了皇位。 如今大明四海升平,国势蒸蒸日上,本应是大好局面,朱和坪却陷入狂怒之中! 因为提督东厂的曹大海公公秘奏大运河沿岸官吏勾结地方豪族,将朝廷颁下的赈灾钱粮,贪墨大半,以至民不聊生,民众流离失所,有胆大者更啸聚一方,虽不至于揭竿造反,也行地方武装割据,衙门失能! 中国有条出了名的京杭大运河,前明时期,大运河承担着把江南钱粮运往北京的漕运功能,很是兴旺发达。 新明之后,定都南京,北京作为陪都,既使海运大盛,漕运反倒兴旺。 盖因古代交通落后,漕运是船运,省时省力,以人畜之力运输物资哪及船运。 发展大运河两岸省经济,让漕运并无衰退,有大量的人口依靠漕运为食。 自去冬以来大运河沿岸省份雨水稀少,今春也没多少雨水,各处干旱,太湖水位下降五米,而洞庭湖则干脆可以在湖上跑马,运河缺水以致于堵塞,漕运几乎断绝! 运河沿岸的五十万漕夫,已经连续数月生计无着,还不止是他们受到影响,地方农民无水种粮,沦为饥民,嗷嗷待哺。 若在前明时期,那就是大灾荒了,但朱和坪遇到这样情况,让他以为自己能够比崇祯皇帝要处理得好。 道理很简单,他有钱,有粮! 不象崇祯皇帝那穷b,朱和坪积极发展经济,严格税收---一些官员曾劝谏要他不与民争利,行太祖旧制即商税三十税一,被他严词拒绝,曰敢言者一概罢官,收不上税的官员一概处置,从此才没有敢对收税说三道四的。 朝廷的财政收入丰盈,国库收入越来越多。 而且学南华那边大搞金融,就算国库没钱,只要发行国债什么的,很快就有钱了。 农业则大干快上,积极兴修水利,提高科技含金量,粮食产量不断上升。 虽说人口增多,粮食产量跟不上人口增多,但海外输入米面源源不断,各处建立国储粮库,一旦遇灾,发下钱粮,赈灾救民,本是易事。 朱和坪也以为是易事,万万没想到那些官员居然贪污了赈灾钱粮,置皇帝于不仁不义的地步,让灾民活不下去,江山甚至动摇! 亏大明学南华对官员行高薪养廉,可是看看那些官员们,肉食者做出了什么勾当来,朱和坪出离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