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扬名
苏婉若呆滞片刻,突然放声尖叫:“啊啊啊!你说什么?你竟然骂我是野鸡?” “谁答应谁就是喽!我可没提名字,有人喜欢对号入座我也没办法。”苏宛芷耸耸肩挑眉撇了撇嘴。 苏宛若画着精致妆容的脸面色狰狞,恨不得从苏宛芷身上咬掉一口肉,将她抽筋扒皮。 就在这时,年纪最小的惜雨噗嗤一声没忍住笑了出来,怒火无处发泄的苏宛若气炸了:“来人,给我打。” 苏宛芷她碍于姐妹不能动手,可是惜雨不同,不过一个丫鬟罢了,打杀了又如何? 她话刚说完,身后的丫鬟们就利落的上前,可见平日里这样的事儿没少做。 惜雨被这阵仗吓得瑟缩后退,就在几个丫鬟要拖住她的时候,苏宛芷扬声冷斥:“住手!” “干什么啊姐姐,妹妹我就是教训一个下人你也要管?” 话是这么说,可苏宛若看向苏宛芷的眼神里夹杂着冰霜般的冷意。 苏宛芷嘴角微微扬起,轻蔑的笑出声来:“妹妹这是教训丫鬟吗?我看是想打我的脸吧!” 苏宛若面色一僵,她这样的招数平时没少用,只是没想到苏宛芷如此直接的说了出来。 倒是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这种没什么事儿干,整天想着勾心斗角的后宅女人,苏宛芷根本不屑理会。 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口舌。 “映雪,我们走!” 可惜,苏宛芷想走,倒是有人不让,可火了一天没休息的她。 “让开!”苏宛芷冷冷的看着挡在面前的苏宛若,莫名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压的苏宛若喘不过气儿来。 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个乡下回来的土包子会有这样的气势。 双脚不受控制的挪了开来。 苏宛芷迈着大步走了,她那不似寻常闺秀走莲步,仪态端庄的背影让苏宛若回不过神儿来。 苏宛芷脊背挺直头颅高昂,一身布衣的遮挡不住通身风华气度。 不知过了多久,苏宛若才意识到那一刻她被苏宛芷镇住了,内心最深处竟然无端生出恐慌和臣服。 这种感觉太不美妙,她狠狠瞪了一眼身边的丫鬟,骂了两句跺了跺脚回去了。 然而,这个在苏宛芷看来不算什么的小插曲,却很快传遍了苏府上上下下。 第二天不等出门,苏永光身边长期跟随的随从就过来了。 “大小姐,老爷请您过去!” 苏宛芷怔楞片刻回答道:“烦劳父亲等一会儿,我马上就好。” 待整理好仪态换好衣服,苏宛芷都没想明白苏永光找自己什么事情。 要知道回到苏家这几天,她一共就见过苏永光一回,还是苏府门前碰到的那次。 一刻钟后,苏宛芷到了目的地,进去之前,映雪在她耳边悄声说道,这是苏家议事厅。 顾名思义,议事厅一般都是家族为内部商议大事情设置的。 这倒是令苏宛芷一脸迷茫,当在随从的带领下踏进议事厅的那刻起,她就被面前的场面镇住了。 只见宽敞的议事厅内坐满了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一个个直勾勾的盯着她看,这场面跟审犯人似的。 正想到这里,就听到苏永光惊天怒吼:“孽女,还不给我跪下!” “父亲唤我来就为了让我下跪?凭什么?我又没有犯错。” “没犯错?”苏永光冷哼,“你自己好好想想你都干了些什么!” “呵呵,我干了什么?父亲你难道没调查清楚吗?就这么不分青红皂白的定我的罪,是不是太牵强了。”苏宛芷接着说:“现在还弄得跟三堂会审一样。” “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好,你要问我就告诉你,你回来这才几天?先是和大姨娘吵架,后是和我顶嘴。”苏永光猛拍桌子。 “本来我和大姨娘是长辈,你又没在苏府长大,就想着算了,谁知道你竟然不知悔改,越发狠毒,竟然对同胞姐妹动手?” 什么?苏宛芷被说的一脸懵逼,她什么时候手足相残了? 就在这时,苏宛若穿着一身浅绿色薄纱长裙,迈着轻盈的莲步走了进来,只是那张猪头一样的脸让人莫名想发笑。 那原本妆容精致的小脸儿肿成一团,眼睛迷的都睁不开眼了。 她哭哭啼啼的冲上前,委委屈屈的控诉:“父亲,昨天宛若不过是看姐姐辛苦,就去打了个招呼,谁知道姐姐,女儿...都是女儿的错。” 这边,苏家议事厅三堂会审,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京城,今日早朝讨论格外热烈。 话题又是困扰当今圣上多日的安运河水灾。 如今的凌北国有一条有名的大江,名叫陵江,它从横穿凌北国,灌溉了无数的土地,养育着千千万万百姓。 安运河是陵江的支流,此次突然决堤,毫无征兆,知识附近的百姓流离失所,庄稼颗粒无收,灾民成千上万。 这场灾难不光是对数以万计的百姓的考验,更是对府衙官员、对朝廷的难题, 这不,接二连三有遭难郡县送来八百里加急信件,关于赈灾事宜在朝堂上已经讨论三天,依旧没有结果。 总的来说,一共分成了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必须立刻赈灾,一部分以国库空虚为由让把赈灾事宜交给当地官员。 居于首位的帝王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滔滔不绝争论不休的争论。 前排,一个穿着黑色官服腰间束一条绣四爪蟒的男子神色冷肃,在身边一行官员差点打起来的时候突然开口。 “百姓饱受摧残,你们却在此纠结没意义的讨论,将百姓置于何地?” 顿时,刚刚喋喋不休的官员闭口不言,明黄色的金銮大殿安静了下来。 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从别处归来,最近第一次上朝的瑞王凌奕寒。 被打断的官员心里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怎么忘了这人今日上朝了呢,他可是冷血杀人不眨眼的瘟神,躲都来不及还撞了上去,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凌北国有你们这样的官员,是百姓的不幸,是国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