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我亦是义不容辞
登高以望远。沈云一登上小山头,举首远眺,心里顿时“咯咚”作响。 他错了! 并且错得太离谱! 因为笼罩在丰成县上空的阴煞之气不过是冰山一角。 站在小山头上,他看到县城之北,有一大块黑沉沉的阴云。 它浓黑如墨,象一只大锅盖,占据了北面的大半块天空。 “要下雨了吗?天阴沉沉的。”胡宁走上前来,也望着北边,忧心忡忡的问道。一场大雨下来,会淋灭很多线索。他们正在寻人,是以,这样的天相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那不是雨云。“连胡宁这样的肉眼凡胎都能看出北边的异常,足以见形势之严峻。故而,沈云决定不再相瞒,告之以实情,“是阴云。” “阴云?”胡宁听不懂。不过,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什么好东西。 沈云暗中握拳,深吸一口气,解释道:“阴云,是阴煞之气凝结而成的云状物。”说着,抬手指着北面的天空,“你看,那一大片都黑沉沉的。说明其势已初成。” 他说的很浅显,胡宁一听就懂,亦凝视着阴云最厚实的中心地带,问道:“先生,阴云的正中心不是在县城里,是不是说明源头不在城里?”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沈云赞许的回首看了他一眼:“对。从天相上来看,源头在县城以北百余里。那里……”脑海里冒出一个地名来,他微怔。 北山镇! 就是姑奶奶他们家所在的小镇! 三年前,他由野鸡岭回家时,曾路过北山镇。那里恰好是当年仙府伏击叛军的战场,是以,北山镇完全毁于战火之中,沦为了一座废墟。 至今,他仍然记得离开北山镇时,后背上生出来的阴测测的不适之感。 当年,他初涉风水之学,还特意观过那一带的风水。在风水里,地有阴阳。北山镇恰好属阴。它又四面环山,阴气于此,易聚不易散,故而是天然养阴地。再加上,那里发生了大战。战场本来就是戾气、死气横生之所。而戾气和死气凝而不散,在月华之力的作用下,假以时日,即可生成阴煞之气。 当时,他还不会看气。看到明明艳阳当空,镇中却到处阴凉,便猜测有阴煞之气。是以,不敢在镇子里停留,连夜赶回了牛头坳村。 然后,从村子里去丰成县时,他更是直接从小镇边的小道插到官道上,去了丰成县追查凶手。 现在再回想起来,他真的是后怕连连——那时,他哪里是打北山镇经过两回?分明是从鬼门关里绕了两回啊! 因为当时的诸多现象,以及现在的阴云无不表明,北山镇自战事过后,便沦为了邪修或魔道的养阴地! 在胡宁看来,先生跟他说的都是修仙的那些事儿。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从来没有修士会跟他如此一本正经的谈论修仙之事。哪怕是在大帅的军中,也不曾有过。是以,他聚精会神的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哪知,先生话未说完,便打住了。 他现在的情形,就好比一个久饿之人,看到一盆日思夜想的红烧肉,并且,筷子都拿到手里了,口舌生津,然而,却眼瞅着那盆红烧肉要被端下去了。 啊啊啊,不带这么吊人胃口的! 先生—— 多年来,仙凡之别,在他心中已根深蒂固。故而,他站在沈云的右后侧,连眼珠子都不敢往左前方瞥一下,唯有在心里无声的呐喊。 好在,沈云很快又回神,幽声长叹,说道:“阿五,我们不用进城了。祁督使大人不在城里。”因为养阴之人目前不在丰成县。更准确的说法是,从阴云的形态和凝结状况来看,那厮的魔爪要想伸进丰成县里,还得要费一两年之功。 也是丰成县人们的运道。因为他来了。 那厮以阴气滋养阴煞之气,伤天害理。正如祖师的玉简里所言,他身为正道之士,绝不能容忍。见一个,灭一个;见一双,灭一对,义不容辞。 胡宁听了他判定,整个人都不好了,脸色刹那间变得雪白,绝望的看向阴云最为厚重、浓郁的北面山地:“大,大人是在北山镇……对吗?“ 这两年,仙府新绘的地图里已没有北山镇这个地名。他是在十年前的老地图上找到了北山镇。他记得很清楚,阴气最为厚重、浓郁之地恰好就是老地图上标识的北山镇所在。 菱洲在多年前曾被一支闹分家的叛军祸害过。当年,很多人拉起私兵对抗这支叛军。大帅就是其中之一。混战近三年,不管是仙府,各路私兵,还是叛军,大帅才是在菱洲笑到最后的人。 所以,他知道,因为那场战乱,菱洲有不少城镇败落了,有的甚至直接消亡。比如说,北山镇。当然,战乱之中,也新兴了些许城镇。 这也是他查找野鸡岭时,为什么要翻找新、旧两份地图的缘故。 “是的。”沈云再一次在心里称赞了胡宁:此人极为聪慧,真真的一点就透。 胡宁很快镇定下来。此刻,他再看天边的滚滚阴云,好比是一张青面獠牙的恶鬼之脸。 “多谢先生替我等查找出大人的下落。”他郑重的抱拳谢道,“我等感激不尽。待到他日,我等……” 沈云回过身来,从鼻子里冷笑一声,故意曲解道:“阿五,我的家乡有一句老话,叫做‘过河打渡子’。跟官话里的‘卸磨杀驴’是同一个意思。你这是要打走我这个渡子了吗?” “先生莫要误会。”胡宁连忙劝解,“先生能二话不说,帮我等找寻到大人的下落,已是义举。我虽不懂修仙之事,也能猜到北山镇定是藏着大凶之物。救大人,我等义不容辞。但是,先生没必要因此而涉险。先生……” 沈云摆手,挑眉打断道:“恕我直言,阿五,你自己去,于邪魔来说,是送肉上门;你带着余头、苏老三他们去,那是送更多的肉上门。” “我知道……”胡宁难过的低下头,声音虽小,却十分之坚定,“大人多次带我等出生入死。现在,大人有危险,我等不能弃大人不顾。先生却不必如此。” “对,我一外人,是不该插手你们的事。”沈云点头,转回身去,指着阴云笼罩下的北山镇,正色道,“阿五,我很欣赏你刚才说的一个词,‘义不容辞’。做为修真正道,杀妖除魔,我亦是义不容辞。” 经历了多了之后,他从中领悟到,这世上之义,有很多种。 祁督使大人不顾生死,为贝侯进野鸡岭采灵药,是义; 胡宁为救祁督使大人,明知是以肉喂饿虎,也不带半丝犹豫,是义; 他,面对前方的邪魔,不退反进,是义。 义之所在,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