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脸谱下的大明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来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来了

    三门镇。

    算不上高的城头上,吴成器满意的看着被围起来的百余倭寇,笑着说:“龙泉练兵颇有成效,鸟铳未出,倭寇已然大败。”

    一旁的侯继高呵呵笑道:“鼎庵兄过誉了,说起来都是仿造钱家护卫队的战法。”

    “松江钱氏,书香门第,没想到钱大人却因兵事名扬天下。”吴成器赞道:“去年随其赴嘉兴,途中屡遇倭寇,处事不惊,护卫精锐,再之后两场大捷力挽狂澜……不好,有漏网之鱼!”

    城下被围起来的倭寇狡诈的很,声东击西又断尾求生,几十个倭寇硬是从薄弱处闯了出去,拼命往南逃窜。

    侯继高正要下城,吴成器已经三步并做两步窜了下去,翻身上马吆喝几声,正沮丧于没能上阵的钟南兴奋的带着田洲狼兵狂奔出城,沿着倭寇逃窜方向追去。

    侯继高笑着摇摇头,指挥手下将剩下的倭寇绞杀,打扫战场,吴成器就任台州推官后并不待在临海县,事实上他本身就是卢斌、侯继高要来的帮忙的。

    吴成器去年在桐乡大捷中有极为亮眼的发挥,就是他第一个趋马冲入倭寇中军,左右两把刀斩杀倭寇逾十,立下大功,不过这个把月来郁闷的很,卢斌、侯继高轮番出战练兵,吴成器留守……虽然名义上是个文官,但这是个胆气非凡,喜欢冲锋陷阵的人物。

    侯继高虽是卫所出身,但自小习文练武,通读史书,能吟诗作赋,吴成器虽屡屡以战功晋升,但其学识……用王寅的话说就是,不论八股,你钱展才还比不过吴成器呢。

    再加上侯继高、吴成器在桐乡大捷并肩冒死冲阵,两人交情甚笃。

    不多时,侯继高远远看见吴成器归来的身影,马颈下还悬着两个倭寇首级。

    “龙泉,看看谁来了!”吴成器远远招手,“又一柄龙泉到了!”

    侯继高催马上前,笑道:“刚才还说到展才,这会儿就来了,展才领着继美在绍兴府大杀四方,两个月才来宁海,实在是厚此薄彼!”

    “厚此薄彼?”钱渊戟指笑骂道:“戚继美率千余兵援绍兴,留在义乌的都让你们和戚元敬分了,就连军械都抢光了!”

    侯继高连连摆手,大部分都让戚继光抢了,咱们可没捞到多少。

    “这边卢斌和龙泉四五年来久历战事,鼎庵兄和钟兄弟也都经验丰富,戚继美毕竟年轻,实在放心不下。”钱渊下马拍拍钟南的肩膀,“说好了一个首级三十两纹银,台州府衙和卢参将可有拖欠?”

    钟南蓝色布衣上犹有血迹,笑着点头道:“卢参将是展才故交,府尹又是展才小舅,自家人好说……还想着战后再说,结果第二天就把银子送来,都没地儿放了!”

    钱渊大笑,“这次大战,看钟兄弟能换多少银子回去……不过战时需听军令,不可贸然出击。”

    侯继高点头道:“田洲兵勇猛善战,加上部分台州兵、义乌兵,每哨配三十士卒,剩下的全都交给鼎庵兄统管。”

    “上个月倭寇洗劫象山,昌国卫险些被破,倭寇流窜宁海,卢参将率军进剿,关键时刻鼎庵兄率两百勇士绕行击倭寇后阵,倭寇大败,溺死无数。”

    “也是运气。”吴成器招手叫来一人,“此人朱八,嘉兴人,全家遭倭寇所屠,去年孤身投军,力大无穷,当日弃械,手持巨木扫倒十余倭寇,倭寇胆战心惊溃散而逃。”

    在这个时代,钱渊算是高个子了,将近一米八,即使在北方也少有人及,而这个朱八二十多岁年纪,居然比钱渊高了一个头,手脚极长,手持一根奇形怪状的兵器,背上插着密密麻麻的短矛。

    “好个猛士!”王义赞道:“即使放到边军,也首屈一指!”

    钱渊好奇的打量了会儿,视线落到那件兵器上,仔细看了看,形状像是个……农家用来搂草的钉耙,耙身长达三米多,前面横向伸出将近一米,有密密麻麻又尖锐的耙齿,全身铁制,钱渊拎了下分量还不轻。

    “展才……”侯继高笑道:“这厮立下大功,居然把赏银全拿来打制这玩意……看看像什么?”

    “九齿钉耙?”梁生咧嘴道:“噢噢,正好你叫朱八……”

    哄然大笑中,朱八摸摸脑袋将九齿钉耙靠在一边,跪下给钱渊磕了个头,“小的朱八给钱大人磕头。”

    “他是桐乡县人。”侯继高解释道:“展才拨了护卫入军,他和周泽混得熟,想入你门下,不过大战将至……”

    “那也不缺一人。”王义插嘴道:“再说了,钱家护卫精锐甲于东南,正合适!”

    吴百朋笑道:“王老弟这是见猎心喜了,想收个徒弟?”

    “还不磕头?!”梁文伸脚轻轻点了点,朱八赶紧转向给王义磕了个头。

    王义将朱八拉起,吩咐人拿来一副铁甲,一把腰刀。

    虽然铁甲不太合身,但朱八穿戴整齐,众人都喝了声彩,好一条大汉,端的威风。

    小小插曲后,众人一行径直去了宁海县城,卢斌麾下逾三千大军,三门镇驻扎千余,卢斌领两千士卒驻守宁海,戚继美麾下千余士卒驻守天台县,名义上归卢斌指挥,但实际指挥者是钱渊。

    在不知道徐海动向之前,钱渊吩咐戚继美驻守天台县,此地往东可援三门镇,往东北即是宁海,沿诸溪南下可至临海,沿东溪北去入曹娥江就是绍兴府。

    营帐中诸人坐定,钱渊细细听卢斌的禀报,这一个多月来,台州也频频遭倭寇侵袭,因为台州最南部的太平县有葛浩所率的水师,所以大部分倭寇的目标都是象山、宁海一带,这给了卢斌、侯继高练兵的机会。

    现在的象山划成两半,以长亭镇为线,西部归台州,东部包括昌国卫归属宁波府,不过中间有一条象山港,整个象山实际还是在卢斌辖区内,正好他名义上是宁绍台参将。

    “战损多了点。”钱渊皱眉道:“虽然说以战代练,必定伤亡会多,但战损近两成……”

    看了眼卢斌的脸色,钱渊安慰道:“当然了,这和绍兴府那边不一样,山阴大捷后,新兵士气高昂,而且装备齐全,老卒比例也高。”

    卢斌叹道:“展才,能不能想办法拨付点铁甲过来,上次在象山和倭寇对峙,鼎庵兄率勇士绕行突袭破敌,那一战就阵亡数十,如若有甲士……”

    “台州府衙那边不用想了,小舅手中就没什么铁甲,就算有也是送到太平、黄岩去的,总督府那边也不用想了,驻扎绍兴的参将刘显,萧山的吴惟锡是首选。”

    钱渊有点头痛,在这个时代,一副质量好的铁甲能让普通士卒的抵抗力、战斗力大幅度上升,但这玩意技术含量不低,以皮革、甲叶穿缀而成,又要用好铁,价格高昂。

    关键是在即将而来的大战中,徐海手下的精锐倭寇的兵器不少都来源于倭国,甚至就有大量的浪人,锋锐程度足以无视普通的铁甲,从性价比来说,普及铁甲实在是有点亏。

    倒是钱家护卫装备不错,其中一半以上都有铁甲,甚至还有两个小队装备的是锁子甲,防御力非常强,而且轻便不影响行动。

    钱渊琢磨了下,低声说:“括苍山那边不知库存还有多少铁甲,全都送过来……另外,铁甲不要分散,集中使用,主要装备如鼎庵兄麾下突袭的士卒。”

    卢斌精神一振,拱手相谢,这几个月来他升任宁绍台参将,父亲卢镗还在京中昭狱,心里压力极大。

    钱渊也看出了这点,劝道:“放心吧,京中我托付了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照看,不出意外,至少能保全性命。”

    卢斌又要相谢,外间传来王义低沉的禀报声,“少爷,来了。”

    “进来。”

    王义身后是周泽,再之后是钱渊已经一年未见的周济,去年被他送到谭维身边的周济。

    徐海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