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脸谱下的大明在线阅读 - 第八百五十六章 求饶?

第八百五十六章 求饶?

    从理智的角度出发,钱渊知道自己应该留在京中,在詹事府慢慢熬资历,然后根据局势选择入六部,然后继续熬,一直熬到入阁……

    但从感性的角度出发,钱渊还是希望能去东南。

    毕竟钱渊的目标不是登上金字塔尖,用行政的手段去改变这个国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最艰难的一条路。

    即使自己能如同张居正一样执政十年,甚至像严嵩一样执政十多年,很可能也会得到人亡政息的结果。

    钱渊的目标是以通商为名义,用种种手段来促使东西方的交流,将大量西方的技术、装备、武器等等传到国内。

    其中武器是最有机会的,钱渊记得前世在论坛上曾经看到过有人评价萨尔浒大战,天色阴晦,空气潮湿,又有雨水,火绳难燃,火器的无法使用是战败的一个因素。

    虽然不知道西方现在的火器发展到什么程度,但至少,钱渊很清楚,鸟铳已经出现,那么在雨中还能正常击发的燧发枪应该很快就能出现了。

    前些年,钱渊在东南做的好大事,这为他在朝中的地位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成了他的软肋,徐阶几次出手都是针对东南。

    同时,钱渊在东南的地位、人脉不做二人之想,无论是官场、军中、商贾、百姓中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这让朝廷很难容忍他再次回到东南。

    如果有朝一日,自己得以外放……钱渊在心里叹息,自己真的能回东南吗?

    浙江是不用考虑了,那是自己的大本营,苏松也不用考虑了,自己是松江人,不能在乡梓任职。

    福建的可能性也不大,钱渊的至交好友吴百朋、戚继光,一个是福建巡抚,一个是福建总兵,在福建都扎了根,朝中会让钱渊去接班?

    倒是广东有可能,但……钱渊摸摸下巴上胡子,自己前世主要活动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偶尔出差也是南京、北京,没怎么去过广东,那边实在不熟悉。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气候已渐渐转暖,隆庆帝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一批批的严党官员由低至高或被贬官,或被外放,或被罢官,甚至还有被下狱。

    与此同时,一批批十来年,二十来年被贬谪,被罢官的官员被召回京中,还有大量已经过世的官员需要抚恤,礼部的官员、吏员都不够用,不得不从行人司抽调人手……反正行人司都是进士出身,两百多号人呢。

    清洗严党,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肯定会实施的一项大工程。

    严嵩独揽朝政十一年,但事实上自嘉靖二十年夏言第一次致仕,严嵩就进位武英殿大学士,当时的内阁除了他只有年老不能相抗的翟銮,那时候严嵩已然掌控内阁。

    一年后,严嵩施计使翟銮被罢官致仕从而独揽大权,也是在那一年,嘉靖帝起复夏言制衡严嵩。

    从此后,严嵩、夏言的二人转一直持续到嘉靖二十七年,其中夏言三上三下。

    所以,其实严嵩揽政绝不仅仅只有十一年,从嘉靖二十年算起,都快二十年了。

    将近二十年的岁月,环绕在严嵩周围的政治势力无比庞大复杂,因严党得以升官进位的官员数不胜数,严党最猖獗的时候能一手掌控廷推……内阁、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寥寥数人,能占据绝对的优势。

    这是一项大工程,不仅仅涉及到严党,更牵连到那么多因靠向严党而升官,甚至只是贿赂严世蕃而升迁的官员。

    其中还有很多官员有着极为复杂的背景,最典型的就是嘉靖二十九年状元唐汝楫,他的父亲唐龙是正德、嘉靖年间名臣,与严嵩来往甚密,唐汝楫因此为严党心腹,时常出入严嵩、严世蕃的卧室,他也因此入仕三年就入詹事府为右春坊右谕德。

    但同时唐汝楫的父亲唐龙在任吏部天官时期屡屡提拔徐阶,被视为徐阶被贬谪外地却能回朝的关键人物。

    那么多年,有多少官员在升迁时候不得不俯首于严嵩,有多少官员打点过严世蕃……统统干掉,原本这是坏了规矩的,理应诛除首恶,不问余者。

    可严嵩、严世蕃不是死了嘛,偏偏隆庆帝又下令冤者尽数召回朝中,可官位就那么多……没办法,只能多咬几个下来。

    残留的严党中,有四个人最受关注,一个是工部尚书赵文华,一个是大理寺卿鄢懋卿,一个是闲住的翰林学士董份,最后一个当然是江西巡抚胡宗宪。

    “展才,其他人不知晓,在下却是有数的,赵元质能得以安然脱身,必有展才之功。”

    “展才,赵元质胆小如鼠,腹无韬略,于国何功?”

    “展才……”王寅已是眼角含泪,“虽你与汝贞兄多有间隙,但其统领抗倭事,于国有功……”

    大厅里,钱渊、徐渭、王寅和郑若曾分坐。

    从四月中旬到七月初,清算严党已经有三个月了,赵文华幸运的得以致仕归乡,董份被罢翰林学士,鄢懋卿最惨被下狱论罪,只有统兵驻守江西的胡宗宪摇摇欲坠。

    的确,赵文华能幸运的滚蛋,钱渊暗地里是帮了忙的……不过赵文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多年积累的财货基本都送进了内承运库。

    这一点上,隆庆帝和他老子有点像,收了钱就放人。

    其他三个都滚蛋了,朝中上下多有弹劾胡宗宪,这位仁兄战战兢兢,派最为信任的心腹幕僚王寅入京,后者还拉上了当年总督府幕僚中和钱渊关系最好的郑若曾。

    虽然鄙夷当年胡宗宪抢功之举,为此离开总督府,但郑若曾也不希望看到胡宗宪下狱论死……

    半个多月了,南北两京科道言官纷纷上书弹劾胡宗宪,什么总督金山,什么厚贿汪直,什么得汪直厚贿,什么攀附严党,什么贪占兵权,什么以提编法搜刮民间……什么罪名都往胡宗宪头上扣,就怕他不死。

    毕竟严嵩严世蕃死了,清算严党已经三个月了,赵文华、董份、鄢懋卿都倒了,现在就剩下胡宗宪这一个显眼的目标了。

    科道言官也是要考核的啊,因为明年就是京察年,这个能显示业绩,又完全没有危险的……还不玩命的上书!

    看着一路急奔入京的王寅,钱渊却毫无动容,“元质兄得以致仕归乡,实是年老不堪用了,汝贞兄正值盛年,当奋发向前,何以起归乡之心?”

    “咳咳,咳咳!”旁边传来郑若曾猛烈的咳嗽声。

    徐渭也递来个鄙夷的眼神,说这种套话有什么意义?

    胡宗宪让王寅入京来找钱渊,带了一封信。

    半个时辰前,看完这封信,钱渊和徐渭都啧啧赞叹,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出的主意,还真有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