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寒门宰相在线阅读 - 一百六十三章 信约

一百六十三章 信约

    向七,刘佐都是离开斋舍了,以后章越只有和黄好义共处一室了。

    但不过会试之后,各方落榜学子若不肯回乡,会留京投广文馆。

    若广文馆试合格,再进行国子监监试,再从广文馆生中选拔寒俊学生进太学。若是官宦子弟就直接免试入学了。

    但这些要等到三月过后。

    太学学风也不甚严谨,直讲对于已成老油条的太学生们管束也不太严格。

    章越每逢朔望之日,即前往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去卖自己的刻篆。

    这一日。

    章越在店里坐着,正好遇见一位要亲眼见章越刻章的主顾,并愿出八贯的高价。

    有了生意,章越自也不客气。

    但见对方笑着与章越道:“去年见小郎君这篆虽说不上不好,但称不上入大家境界,但今年一看倒更进一步了。”

    章越吹了吹印章上的粉末,那是当然去年到今年,自己又刻了好几万个了。

    在梦中刻章,丝毫不逊色于亲手来刻章。

    平日只是作功课累了,顺便练手,但没料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游戏之用的手艺活竟成了生计来源。

    章越当堂刻好,即钱货两清,对方十分满意,捧着离去了。

    章越对一旁的伙计道:“看来以后得涨涨价了。”

    伙计名叫冉桂。

    当初蒐集斋里总共三个伙计,章越便只留下这人,全因是年纪最小,人也比较老实。

    对方听章越这么问,不由道:“东家,你看是要涨多少钱呢?”

    章越琢磨道:“以后一律都涨至八贯吧!”

    对方听了一愣道:“六贯涨至八贯?”

    章越点头道:“没错,以后我每月少刻几个,如此价钱就涨上去了。”

    冉桂听了是一团雾水。

    章越笑道:“这是物以稀为贵,反正整个汴京的印章也就我一人能刻。”

    说话间,外头进来一人来笑道:“好一个物以稀为贵!三郎真会作生意。”

    章越转头看去原来是王安国。

    却说那日谈论之后,章越与王安国倒是相熟。王安国是有事没事地来找章越聊天,二人倒渐渐成了朋友。

    一来二去,二人也是熟悉了。

    章越本有意通过王安国认识王安石的,但是王安石却一直也没有露出见章越的意思。

    不过章越也是理解,王安石如今公务繁忙,而且也是自重身份,不会轻易见一个太学生的。

    据章越所知王安石是有收学生的,不过王安石眼光极高,一般人不入他的眼的,章越也不想表现的那么刻意,如此就让人看轻了。

    反正王安石还要坐好几年的冷板凳,故而他目前也不着急,反正线已经搭上了。

    王安国到章越的蒐古斋后一点也不客气随便翻看,他一直觉得章越玩弄篆刻是有些玩心太重,故而好意的提醒了几次,想引导他走上正途。

    何为正途?在王安国眼底,如章越这样的大才,就是应该著书立言的。

    王安国重新坐下对章越道:“听闻管勾太学的李直讲将你撰三字诗的事写成剳子递上去了,因为没有判监的吴御史书名,故而朝堂上并不重视。我是想你再写几篇文章来,我再四处传扬一番,如此名气自然而然就来了。”

    章越对此倒是很能理解,无论是三字诗,还是王安石的认可,这都不是一蹴而就。

    好比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总是要等成名作十几几十年后才能得奖。

    书籍与名声的传播,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发酵,以及人们慢慢的认可。即便是在网络时代,所谓一夜爆红大多也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础上。

    好比王安石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听得好像他这三十年一直赋闲在家没有作官一样,事实上王安石如今就已是盐铁副使。

    章越收拾着印章,对王安国道:“谢过平甫兄了,但我还是想走科举之正道,对于扬名之事并无兴趣,之前的三字诗只是凑巧为之,并非有意。”

    王安国笑道:“没有名气如何让主考官识得你,放榜拆名之前,考官也会据公论取士,这已是心照不宣之事。否则为何糊名制至今,行卷风气仍是扼不住,就是这个道理了。”

    王安国说完了,走到铺子另一间。

    却说章越买下这铺子改造了一番,原先铺子前面是柜台,后面则是茶室,专门接待贵客的。

    不过章越却将茶室改了。

    如今王安国来到茶室,却见章越摆着一件大器物。

    “这是?”

    章越道:“印书用的,是活版。我正好见人有卖,就买回来,打日后来印书用,不过如今没有熟识的匠人。”

    王安国一听笑着道:“还有这事,三郎真是好主意,若是方便我来帮你这个小忙。”

    章越忙道:“这如何使用。”

    王安国笑道:“我就知道三郎不甘于寂寞,早有著书立说,一鸣惊人的打算,既是如此我当然要帮到底,但书成之后,三郎需答允我,我当第一个过目即是。”

    章越心道,自己买这木活字模具是打算,将木活字印刷应用的,然后在京承印各种书籍的,倒不是为了著书立说。

    谁料王安国却是误会。

    但见王安国一脸热心,章越也不好扫他的兴,于是就答允了,心想将来书籍印成了,利润就分给王安国。

    虽说王安国纯粹是一片热心地想帮忙,但该给人家就得给人家,不能占人便宜。

    “三郎打算写什么书呢?”王安国一脸的期待。

    “还没想好!”章越直接了当地回答,回过头却看见了一脸内伤的王安国。

    这就好比读者问一个作者,从你昨天的章节来看,下一章是不是打算这么这么布局。作者一脸恍然大悟地说:“好主意!”

    这会轮到王安国苦恼了,从章越的言谈来说,他绝对是有过人的才华,但就是太淡泊名利了。当然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道德。

    王安国无奈作别,临行前又道:“三郎,改日咱们不妨去金明池走走!”

    三月正是金明池畔看争标的时节。

    这金明池修建于太平兴国元年,当时是赵匡胤为了平南唐,故而在汴京旁挖了这金明池以操练水军。

    有点像曹操当年为了伐荆吴,在玄武池操练水军。

    不过这金明池极广,有池周九里三十步。要知道小城池城周也不过五六里如此,金明池竟达九里。

    不过宋朝承平之后,好武之风松懈下来,水战也改成了争标。而这本来是皇室的活动,后来也渐渐变成了与民同乐。

    每年二月末,御史台会在宜秋台张贴出黄榜,告知百姓许他们至金明池嬉游,从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

    因此每到三月,汴京内外的百姓既赶往金明池旁踏青游玩,这也是天子与民同乐。

    庶人,士人,官宦,以及女眷都会来金明池旁踏青求友。

    春光明媚时,河岸边垂杨蘸水,烟草铺堤,游人络绎不绝。

    十七娘正坐在画舫里看书,池水上的清风吹入画舫,吹动着十七娘鬓发,但她丝毫却不知觉,心无旁骛地看着书。

    甚至连外头的喧闹,及这美好的春光也没打搅了她看书的兴致。

    不提及相貌,能如此专注而娴静的女子,也是令人过目难忘的。

    范氏走来见十七娘手不释卷地样子,笑道:“这么好的春光,不去岸上走走?”

    十七娘搁下书道:“要以帏帽遮面方许下船,如此岸边再好的景色也被遮了大半,再说前后左右必是跟了女使,老妈子一群人,也没什么意思,倒不如在船上既能看书,也可看岸上的景色。”

    范氏摇着头笑道:“家中偏生这么多规矩,有什么法子。你在看什么书?五代史?”

    十七娘道:“这是欧阳公所修得私史,与本朝官修不同,我将两者对照着看,甚有意思。”

    范氏失笑道:“你不作女红,不插花罢了,不如学其他女子般看些诗词,博一个才女之名也好,可看这些史书读得再多,谁能知道?”

    十七娘笑道:“自己知道就好,嗯,日后的夫君也会知道的。”

    范氏也是莞尔,十七娘问道:“是了,两位哥哥呢?”

    “去打马球了。”

    范氏道:“说到了你的婚事,官人他很是着恼,他之前甚中意刘几,爹爹也是甚喜,只倒觉得他家中有婚配,不肯答允。”

    “如今好了,这刘几中了状元,官人倒是怪其爹爹当初没有决断来了。”

    十七娘问道:“如何没有决断?这状元公不是早有婚约了?”

    范氏道:“状元公是指腹为婚,后来两家一度断了往来数年之久。而且女子听说家中是没根底,故而你哥哥打算想个法子让这女子家中知难而退。”

    十七娘皱眉道:“信守婚约乃古今之义,这坏人姻缘之事岂可为之?若真是如此,我不嫁的。”

    范氏道:“你这说辞与爹爹如出一辙,爹爹当时因此斥责了诗郎一番。诗郎当时也就罢了,谁料后来刘几中了状元,而这女子也是寻上京来。诗郎这又懊恼不已了,直怪爹爹当初没有眼光,要听了自己的话,你如今就是状元夫人了。”

    十七娘闻言,但觉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