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火了
洪衍武的音乐茶座火了! 而且这个过程特别顺利! 或许是因为有了杨卫帆、成琳、“红叶”营业首日来捧场的消息。 又或许是洪衍武的手下是京城首批最早富裕起来的人,他们的交往范围也大都是个体户。 腰包里趁得很,就缺个能花钱买享受的地儿。 反正既首日取得演出的满堂彩之后,6月7日,音乐茶座迎接的第一个周末,不到七点半,就全场爆满。 虽然这一天不可能再看到昨日那几位大腕儿明星了。 可相对而言,独此一家的特色经营,还算完善的演出设备,和极具专业素质的乐队表演。 照样是为音乐茶座赢得了优秀的口碑,让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特别是几天之后,又有新的大明星来到了“音乐茶座”。 这无疑又给“音乐茶座”的名头加了一把火。 敢情经由“红叶”和何箐在演艺圈里的卖力的义务宣传。 刘晓芩和陈烨得知洪衍武办了音乐茶座的消息,也欣然带着她们的朋友们来捧场。 而且来了就问洪衍武在不在,然后就毫不吝惜金钱的点了一堆东西。 好家伙!“两宫皇太后”大驾光临! 尽管不是来演出的,那也是全场轰动啊。 朱震凡权衡了一下,登时吃不准了。 他也没敢收钱,先让段刚赶紧给洪衍武打电话。 别说,这个电话还真打对了。 洪衍武得知,当即把在电话里把朱震凡和段刚夸了一通。 他还真是不许收钱,然后撂下电话就着急忙慌地赶了去。 咱得说明白了,这小子可不是追星啊,他是怕亏本儿。 好嘛,他那算盘打得多精啊! 他心知肚明,刘晓芩和陈烨既然问起他,那就是应该是念他的好,来还他人情的。 可说实话,去年夏天凑巧碰上了机会,他花了一万块给刘晓芩她们改善伙食。 那既是为了周全内地演员们的面子,不能让她们被有几个臭钱的港怂小瞧了。 也是为了他自家的利益,为了长远计啊。 这份雪中送炭的大人情,要就这么搭在了公家的事儿,那成什么了? 他不成给别人作嫁衣裳的傻子了嘛。 一个横跨二十年的“影坛一姐”价值多少呢! 所以不能啊!万万不能! 不能让刘晓芩就这么轻易地还了人情债,最好,还得让她欠他更多才划算。 那不用问,等来了之后,洪衍武又是左右逢源哄了这一桌子人嘻嘻哈哈一晚上。 当日的消费,不但一分未取,而且送客时,洪衍武还当众给了刘晓芩和陈烨极大的面子。 他拍了胸脯说,以后她们俩只要愿意来,永远免费。朋友嘛! 得,还真让他得逞了。 这种惠而不实的假大方,果不其然给所有人都留下了一个“仗义”的印象。 于是刘晓芩很快就又带着朋友来了,但这次哪怕她故意没找洪衍武。 可因为朱震凡得了嘱咐,她的钱依然没能花出去。 这就让她更不好意思了。 所以后来呢,她只要想起来,或对了机会,就会替音乐茶座做义务宣传。 如此,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不少当时演艺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都因为圈里的口口相传,知道了“冰河世纪”,然后相继慕名而来。 反过来也因此,这里越来越受客人们的追捧。 不光个体户们,好些前卫青年和知识分子,也都把来这儿消费当成一种很时尚,很有面儿的事儿。 于是洪衍武的音乐茶座是既得了人场,又有钱场。 在当时娱乐业匮乏的京城,不足半个月就一炮而红,简直称得上与“马克西姆”相媲美的大放异彩啊。 从此江湖地位落定,“冰河世纪”在京城娱乐史上毫无争议的留下了一个“京城娱乐第一家”的传奇名声。 对日后仍旧喜欢混迹娱乐场所的人,只要来过这儿,或是了解这儿,简直成了一种资历的证明了。 那不用说,这样的情形下,捞钱的效率也是能吓死人的。 以半个月的成绩来看,尽管有厂里头头脑脑蹭吃蹭喝,又有官场上的应酬,还有洪衍武哄明星们搭进去的人情。 可托老天的福,这么长日子没下一场雨,是大旱的好天儿啊。 而且朱震凡和段刚又很科学地调整了一下座位,增加了四桌。 这样,平均下来,每日营业额几乎能碰触到五千块的边缘。 全部加在一起,半月总的营业额是七万块。 可反过来消耗掉的成本也就一万。 这么一看,赶上抢银行了,堪称印钞机啊。谁能不心惊肉跳啊? 所以服务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是小好,不是中好,而是大好! 事实上从下到上,几乎所有人都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洪衍武用音乐茶座的钱,给所有服务公司职工,每人雨露均沾,加发了一笔三十块的“暑期补贴”之后。 全员立刻情绪亢奋,干劲十足啊。 无论是音乐茶座还是“商店组”、“零售组”、“制作组”都跟安了发动机似的,干活愈加虎虎生风。 抱怨劲儿也没了,部门和部门之间配合得更默契了,对工作规定和守则也执行得更认真了。 这就是经济鼓励,立竿见影的效果。 乐队?乐队也一样,洪衍武给“海防”的人和吴休波都长了十块钱。 好家伙,他们几个也快美死了,跟吃了蜜蜂屎似的,各自按照洪衍武的要求排练新节目。 要知道,一个月下来,每人差不多能挣五六百呢。 这可是“海防”这些乐手们大半年的工资。 对吴休波就更了不得了,他一小学员,每月不过二十六块五的补助。 演上一天就顶他一个月啊,深感幸福是难免的。 不过他也是穷人乍富,特能糟践。 自打有了钱吧,就老请吃请喝。 甚至在“中戏”门口的饭馆子都出名了。 因为他一请同学吃饭,为摆谱显摆,就是点一大桌子菜。 同期的傅标,和王志闻,因此都戏称他为“吴一桌”。 洪衍武甚至都没忘了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这倒不是他心善。 而是他深知办成一件事不容易,毁一件事可容易。 花花轿子人抬人,越是赚钱快,越得把各方各面打点好了。 否则一个小纰漏就能耽误大事。 所以为了感谢基建科工人,笼络好电工组电工。 这两个部门正给服务公司出力干活的,每人也给了二十块。 那是交口称誉,皆大欢喜啊。 当然,跟这些在基层干活的人比,服务公司上层和一些不用干活的人,其实才是获益最大的。 首先是,厂领导和各个科室的一把手,又增加了一笔额外“补充经费”。 跟职工们一样,他们也是乐得屁颠屁颠的。 那既然安抚了这帮大老爷,服务公司自己买车的事儿也就没人说闲话了。 一辆日本三菱l200皮卡,一辆日本大发850,一共花了三万。 这两辆进口小汽车都是又能拉货又能拉人的,对服务公司相当实用。 从此不但能解决汽水冷饮的运输问题了,大大降低了“零售组”的辛苦,也解决了魏大姐和水清出去办事的奔波和烈日之苦。 公司全体上下都倍感欣喜,也觉得有面子。 不过洪衍武觉得还是觉得惨了点,也不太方便。 他就催着让水清学车本,说是公司一有了富裕钱,就再买两辆皇冠,魏大姐一辆,她一辆。 这事儿他可不容水清有什么顾忌和迟疑。 说总不能咱两口子真白干哪?不拿钱,也得弄辆公车开吧。 回头咱俩休息时候,开着车,带家里老人孩子出去逛逛多好。 那尽可往远处走,这也是尽孝啊。 这么一来,水清觉得有道理,也就被打动了。 最后,还有对外散财的事儿呢。 丁点儿不带耽误的。 洪衍武许给派出所的摩托挎斗,街道的经费,乃至“红叶”要的一万块钱赞助费,几乎同时撒了出去。 而且服务公司还出钱,在街对面老人喜欢晒太阳,商店每天摆放开水的胡同口空场,又添置了两套石桌石椅。 甚至此时此刻,在侯德健的那首《熊猫咪咪》还尚未传唱开来,远没有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时候。 服务公司就主动影响“拯救濒临灭绝的国宝熊猫”的政府号召,捐款三千元。 这才叫四面溜光,左右逢源呢。 就没人能挑出服务公司的毛病来了。 也没人不盼着这家企业越办越好,财源广进,继续发财的。